汪曾祺

真正的隐世高人,都藏在这12个细节里

总有人问,这世上真有隐世高人吗?他们是不是住在深山老林,不食人间烟火?其实不然。真正的高人,往往就藏在我们身边,走在菜市场、公园、街角巷尾,穿着朴素,言语平和,乍一看与常人无异,可只要相处片刻,便能感受到那份沉静与通透。他们的“高”,不在地位,不在名声,而在心

宇辉 杨绛 粗茶 汪曾祺 隐世 2025-10-31 15:47  3

退休后最高级的活法:告别喧嚣,回归这三件事

退休之后,你还执着于翻山越岭、奔赴千里之外的风景吗?其实,那未必是生活的真谛。走过十年的旅途,从新疆的茫茫戈壁到云南的漫山花海,脚步不停,心却渐累。当风尘仆仆归来,才明白,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,而在内心深处,在日常点滴之间。真正的高级活法,是从外在的追逐转向内在

活法 围巾 汪曾祺 漫山 米香 2025-10-30 15:29  2

汪曾祺预言样板戏命运,称只有两部半能够流传!

汪曾祺,这位出生于江苏高邮的才子,1939 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,师从沈从文,深受其文学理念的熏陶 。在西南联大的岁月里,汪曾祺接触到了多元的思想和自由的学术氛围,这为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。他早期的作品,如《复仇》《老鲁》《戴车匠》等,多以底层普通

样板戏 预言 汪曾祺 样板戏命运 汪曾祺预言 2025-10-29 20:26  2

想起端木蕻良

汪曾祺生前不太看得起同代人的一些文章,但对于端木蕻良却另眼相待。有一次我到他家里送信,不知怎么说起端木蕻良,他以为这位老同事出笔不凡,是个懂文章之道的人。举的例子是,几年前香港一家文学杂志搞创刊纪念活动,两人都写了祝贺文章。刊物出来后,汪曾祺觉得还是端木蕻良高

兰亭 曹雪芹 汪曾祺 端木蕻良 流杯亭 2024-12-06 01:05  2

汪曾祺感叹:毛主席的几项指示,确实让《沙家浜》艺术上脱胎换骨

20 世纪 60 年代,文艺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推陈出新的变革。1963 年,北京京剧团的目光聚焦到了沪剧《芦荡火种》上,这部由上海市人民沪剧团集体创作、文牧执笔的作品,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,新四军伤病员在阳澄湖畔沙家浜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,凭借其扣人心弦的情节、

艺术 沙家浜 毛主席 汪曾祺 芦荡火种 2025-10-27 22:15  2

人这一生,守得住心才不慌,稳得住气才从容,不急不躁日子才顺畅

人这一辈子,就像走在一条雾气弥漫的路上,有的人急着往前冲,结果跌了跟头;有的人光顾着看别人的脚印,反而走丢了方向;还有的人不慌不忙,一边走一边擦亮自己的眼镜,反倒把前路看得更清楚。其实,日子过得好不好,从来不是看你跑得多快、追得多紧,而是看你能不能守住心、稳住

财富自由 卡耐基 周国平 几顿 汪曾祺 2025-10-27 19:00  2

汪曾祺:对样板戏说三道四的不少,可让他们写一部,又没那个本事

汪曾祺的人生,从童年便浸染在戏曲的韵律中。幼年的他常随草台班子游走乡野,简陋戏台上翻飞的衣袂与高亢的唱腔,在他记忆里种下艺术的种子。家中大伯父的留声机整日流转着梅兰芳的珠玉之声,父亲更是手持胡琴,带着这位小戏迷上演出生旦双全的折子戏 。在那个小县城里,人们的茶

样板戏 沙家浜 汪曾祺 郭建光 刁德一 2025-10-27 11:49  2

霜降 | 霜降鸿声切,秋深客思迷

霜降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,此时天气变冷,露水凝结成霜。深秋的夜晚,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,近地面气温迅速降至 0℃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结成冰针或冰晶,色白且结构疏松,即为霜。

霜降 汪曾祺 庐隐 鸿声 霜降鸿声 2025-10-23 08:16  2

人民文学出版社多种新书上架

莫言、王振的随笔集《放宽心,吃茶去》以散文、诗歌、摄影的形式记录日常,形成一部“文字版vlog”,定格山川湖海、市井烟火的美好瞬间。全书分为五章,记录了作家莫言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哲思新见。在山东,作者在胶州土地上学习用拖拉机割玉米,感叹:“弯着腰的痛苦,只有弯

新书 杨雨 汪曾祺 人民文学出版社 汪曾祺全集 2025-10-23 08:00  2

在适度忙碌里,守住生活的鲜活底色

去年夏天,我因一场小手术被迫在家休养。起初,我满心欢喜地规划着“躺平时光”——把攒了半年的剧一次性看完,把早想尝试的烘焙教程逐个打卡,再补个昏天暗地的懒觉。可真正闲下来才发现,日子并没有想象中惬意:凌晨三点还在刷短视频,下午两点才慢吞吞起身,冰箱里的食材放坏了

烘焙 底色 汪曾祺 手抓饭 太闲 2025-10-18 19:35  3

汪曾祺:她的那套行不通!《沙家浜》就是不像样板戏,才流传下来

在我国的文艺历史中,《沙家浜》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,散发着永恒的艺术魅力。自诞生以来,它凭借独特的剧情、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绝伦的唱段,深深扎根于广大观众的心中,成为了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。那熟悉的旋律,“垒起七星灶,铜壶煮三江。摆开八仙桌,招待十六方”

样板戏 沙家浜 汪曾祺 胡传魁 刁德一 2025-10-13 18:37  3

枸杞小记丨来嗑了!朋友

花园街有家面包店,今年上新了一款枸杞面包。有一天路过,恰好新出炉一盘,遂买下两个,溜达到家,温度正好。配上一杯手冲咖啡,一顿午餐就算糊弄下来了。面包从形状到味道中规中矩,淡淡的枸杞甜味与奶香、糖甜交融。对现代面包师而言,真材实料通常都能带来美味。

枸杞 诗经 汪曾祺 枸杞叶 地骨皮 2025-10-07 19:40  3